如果你还不能理解,想想前面咱们说过的子午双包就明白了。所谓双包,当然就是强的一方被另外较弱的双方合围。就好像蜀吴联合围住了曹魏。
这就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水火既济,就像兵书上说的,形成掎角之势。实际上就是利用三角的稳定原理。形容战争中互相配合、牵制敌人。
吕布辕门射戟时与刘备纪灵形成两子不冲午,相对而言,纪灵兵多将广,资源丰富,比吕刘都强。吕刘当时互为友军。
而单论勇猛过人,吕布最强,毫无疑问刘备和纪灵都不敢不给他面子,因为他俩若论单打独斗,恐怕谁也不是吕布的对手。
当然,刘备也并非一无是处,手下关羽张飞更是闻名于世,否则别人不会无端与之互为照应的。也就是说,相互照应的双方一定不能太弱。
所以说,要想两午不冲子,或者两子不冲午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就是子午双方力量一定不能悬殊太大,否则不但会冲,而且冲力极大。
要么子水当令,象吕布一样万夫莫敌,要么两午互相比助,象刘关张一样兄弟结义,患难与共。又或者有印来生,象纪灵一样有背后强大的势力支持。
所以说相对弱的一方最好不要存在盖头截脚的情况,说白了就是有比助或者生扶。因为盖头截脚的情况无非就是我克或者克我嘛。
所以最明显的就是子水或者午火当令,又或者即使不当令,但是满局都有帮扶。这其实就相当于子午双包。两子两午,两子包一午,或者两午包一子。
比如年日支为子,月令为午,或者月时支为子,日支为午,但是全局火多,或者有木来生火。从而形成水火力量相若,达到既济之功。
在易经64卦中,除了水火既济,还有一个水火未济之卦,说的就是一方太弱,一方过于强大,弱的一方很容易就被灭掉了,自然是没法既济的。
因此《千里马》有说:火焰有水方为既济,何解?火有焰则意味着其火未灭,就像生火烧水一样,火必须是在持续燃烧的。
当然,水也不能太少,太少很容易就烧干了,也不能烧的太久,太久了水也容易被烧干。所以通常电饭锅都会标有刻度,就是告诉我们水要适量,否则是煮不出好饭的。
另外,从地支藏干来理解,子中藏癸,为雨露,午藏己丁,代表为田园灯光。水火既济,可以理解为癸雨露清泉可以灌溉田园,己土也能规范泉水,不至于泛滥成灾。
丁火通明则可以照亮泉水,让清泉显得越发透亮,两者交相辉映,互为辅弼。就好像民间的大棚种植,水火各自一定要适量,不能水太多太少,也不能温度过高或者过低。
当然火光也能适当的温暖土性,使作物在良好的坏境里更加有利的生长。植物尚且如此,我们人类其实又何尝例外过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