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时间只有6年,数量仅有195架,F22为何匆忙关闭产线?

F22服役使美国空军主力战机再次领先对手一代

2005年12月,一款全新的战斗机加入美国空军,这款战斗机拥有一副科幻的外形、优异的机动性能、出色的隐身能力和动力强劲的发动机,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款隐身空优战斗机F22。F22的“高调”亮相,自然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极大关注,并且由于出色的隐身能力使得F22在面对三代战斗机时具备性能“碾压”优势,因此这款战斗机服役之初一度出现了“三代机无用论”这种观点。

F22战斗机

美军的武器装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主力装备上面要领先对手一代,空军战斗机尤其如此,F22战斗机的服役,使得美国空军再次具备这一优势。服役不久后的一次演习中,F22面对三代机就创造出了1:144的战绩,虽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数字,但三代机之间的空战,可没有哪款战斗机能制造出这个“理论数字”,因此从中不仅可以看出F22强劲的性能优势,也可以体会到其他只有三代战斗机的空军所感受到的压力。

F22战斗机

F22出乎意料的关闭生产线

随着2005年首架服役,F22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得益于洛马公司的脉动生产线,F22的产能高峰期几乎可以保证每天下线一架!美国空军对F22最初的采购额是750架,由于这款战斗机出色的性能表现,曾被认为最终的装备数量将超过千架!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2011年12月13日,随着最后一架F22从位于玛丽埃塔的工厂组装完毕后,洛马公司宣布彻底关闭这条生产线!

F22脉动生产线

从2005年第一架装备,到2011年底生产线关闭,F22战斗机的生产周期只有6年时间,全部产量也仅有195架(其中美国空军装备187架,其余8架为试飞原型机),F22战斗机被当作美国空军的新一代主力战斗机,他的任务是与数千架潜在对手的三代或更新型的战斗机争夺制空权,187架F22显然无法胜任这一任务,那么F22匆忙关闭生产线的原因是什么呢?

F22总装线

F22战斗机生产线关闭原因分析

一,最大的假想敌已经消失

F22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比较短,无副油箱满载状态下只有750千米,但作战半径短并不是因为洛马公司的技术问题,而是由F22战斗机的定位决定的。F22战斗机的研发早在1985年就已经展开,这个时期美国空军的最大假想敌就是华约的米格战斗机和苏霍伊战斗机,F22最开始的设想也是部署到西欧,在性能代差的优势下对华约战斗机进行猎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F22的定位与米格29战斗机同属一类,是一款前线型战斗机。问题在于F22还未服役,这个假想敌就已经消失,作为前线战斗机的F22失去了其最好的发挥舞台。

F22与米格29同属前线战斗机

二,找不到与其性能相当的对手

用昂贵的成本去生产装备一款战斗机,主要的源动力就是应对对手同样先进的机型,如果对手没有这种先进战斗机呢?F22服役之初的2005年,世界范围内再找不出一款同样的战机,这个时间段甚至苏35这款空优型三代半战斗机都没有服役,这种情况下美国空军的F15和F16机群依靠性能和规模就可以占据优势,187架F22的加入也会让这个优势进一步扩大,因此F22在这个时期内并无太大的数量需求。

F22服役9年后苏35才装备俄空军

三,F22性能缺陷慢慢显现

在战斗机研发领域,美国一直保持着较大的技术领先,这种领先除了可以制造出更为先进的战斗机,还让其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F35的研发进入收尾阶段后,美国空军已经察觉出F22战斗机本身性能存在的不足:航电系统渐显落伍但无法轻易更换,信息化程度不足,这些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凸显,也就是说即便F22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生产,原本的性能优势也会渐渐消失,一款没有了性能优势但依然昂贵的F22显然是美国空军不愿接受的。

F22驾驶舱

四,F22的装备成本太过高昂

F22的研发使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在带来性能提升的同时也造成了F22过于昂贵的成本。F22的研发费用高达200亿美金,即便生产了接近200架,加上研发费用单机成本仍然高达2.2亿美金,这还只是生产成本,F22战斗机的日常训练费用和维护费用也是F15等三代机的数倍,即便财大气粗如美国空军,也无力承担上千架F22的装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