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正常声音
【含义】正常生理状态下人的声音
【特点】发声自然,声调和畅,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言与意符。
【意义】是人体气血充盈,发声器官和脏腑功能正常的外在表现。
影响正常声音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禀赋、情志变化以及气候。
“
二、病变的声音
【含义】除正常生理变化和个体差异之外的声音,均属病变声音。
【内容】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心音、胃肠异常声音等。
(一)声音
(1)发声:语声的高低清浊。
(2)音哑与失音:语声嘶哑者为音哑(病轻),语而无声为失音(病重)。
(3)鼻鼾:熟睡或昏睡时鼻喉发出的一种声响。
(4)呻吟:病痛难忍所发出的痛苦哼哼声。
(5)惊呼:患者突然发出的惊叫声。
(6)喷嚏:肺气上逆于鼻而发出的声响。
(7)呵欠:是张口深吸气,微有响声的表现。
(8)太息:又称叹息,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声。
太息之后自觉宽舒者——情志不遂,肝气郁结。
(二)语言
【原理】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能够表达人的意识思维。心藏神,言为心声,语言受心神的主宰。语言异常多为心神病变。
【诊察要点】察语言表达和应答能力及吐字的清晰度。一般侧重于对语言与独白语言的分析。病态语言主要有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等。
【一般规律】沉默寡言——虚证、寒证;烦躁多言——实证、热证。
【内容】如下表所示。
(三)呼吸
【原理】呼吸与肺、肾、宗气关系最为密切,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故闻呼吸的变化,有助于推断五脏以及宗气的盛衰,判断病证的寒热虚实。
【诊察要点】呼吸节律均匀度,气息的强弱粗细,呼吸音的清浊,有无啰音。
【内容】呼吸异常包括病态呼吸和听诊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啰音)。
1、病态呼吸
【一般规律】
【临床表现】如下表所示。
2、听诊呼吸音异常
(1)肺泡呼吸音
【正常表现】形容为“微风声”,类似发出“夫”的声音,吸气时听到的声音较呼气时长而强、音调较高,肺的大部分均能听到。
【异常表现】
肺泡呼吸音增强——邪热迫肺,肺失清肃。
肺泡呼吸音减弱——咳喘病久,肺气亏虚;实热壅肺;痰瘀阻肺;肿瘤压迫;悬饮;气胸;肋骨骨折。
(2)支气管呼吸音
【正常表现】类似将舌抬高后张口呼吸时发出的“哈”音,越靠近器官的区域音响越强。
【异常表现】在肺部其他区域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病理现象。见于肺热炽盛;痰热壅肺;肺痈;肺痨;肺部恶性肿瘤;悬饮。
(3)啰音
【含义】啰音是呼吸音的附加音,应借助听诊器进行诊察。
① 湿性啰音
【含义】似用小管插入水中吹气时所产生的水泡破裂声,是空气通过含有痰饮等分泌物的支气管时所产生。
【临床表现】
粗湿性啰音(“呼噜—呼噜—”声)——重度昏迷;风中脏腑或濒死;肺痨空洞。
细湿性啰音(吸气终了带有“细爆裂性”声)——痰饮阻肺或邪热壅肺之咳喘、肺痨;肺痈等。
② 干性啰音
【含义】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音乐性呼吸附加音。
【临床表现】多因痰饮、肿瘤、异物、瘀血等致气道狭窄、痉挛,常见于咳嗽、肺胀、哮病,心肾阳虚之水气泛滥等病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