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戈里峰

乔戈里峰(K2)夏季的乔戈里峰最高点海拔8,611米(28,251英尺)世界第2高地形突起度4,017米(13,179英尺)列表八千公尺以上山峰各国最高点列表坐标35°53′N 76°31′E / 35.883°N 76.517°E / 35.883; 76.517 地理位置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巴尔蒂斯坦所属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攀山首次登顶1954年7月31日 雷斯德里 科帕哥诺尼最简路线岩/雪/冰攀

乔戈里峰[注 1]为世界第二高峰,属于喀喇昆仑山脉,位于巴基斯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上,海拔8,611米,仅次于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为巴基斯坦的最高峰(印度方面主张喀喇昆仑走廊为其领土,认为乔戈里峰为其最高峰)。国际上通称乔戈里峰为K2,这也是登山者对之的称呼;因位置偏远及山势陡峭,乔戈里峰通常被认为是最难攀登的8000米以上高峰之一。

位置[编辑]

乔格里峰为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与巴控克什米尔之界山,位于东经76.5度,北纬35.9度。

名称[编辑]

此峰有多种名称。中国方面正式名称“乔戈里”(藏语:ཆོ་གོ་རི,威利转写:cho go ri,藏语拼音:Qokori),为“高大雄伟的山”之意。而K2是国际上最常见的名称,即“喀喇昆仑2号峰”,源自1856年西方探险队首次考察此地区时,标出了喀喇昆仑山脉自西向东的5座主要山峰,各以K1至K5命名。其馀四座分别是玛夏布洛姆峰(K1),布洛阿特峰(K3),加舒尔布鲁木II峰(K4)与加舒尔布鲁木I峰(K5)。

早期曾先后称为Mount Godwin-Austen、Lambha Pahar、Chogori、Kechu V、Dapsang等,唯俱未获到广泛应用。

气候[编辑]

每年5月至9月,是雨季,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送来暖湿的气流,化为雨水。9月中旬以后至下一年4月中旬,强劲的西风凛冽而至,带来严酷的冬季。峰顶的最低气温可达-50度,最大风速可达到5米/秒以上,是登山的气候禁区。

攀登历史[编辑]

1902年,英国人奥斯卡·艾肯斯坦与Aleister Crowley率领队伍首次尝试攀登K2,经过五次尝试后,仍无队员能成功登顶,或许是体能训练不足所致。

1909年的第二次探险,义大利阿布鲁齐公爵率领的远征队锁定K2峰,规划出一条沿著东南棱向上攀登的可行路线,他们攻到6,250 m的高度而放弃。此后东南棱成为了攀登K2的标准路线,被称作“阿布鲁齐路线”(Abruzzi Spur)。

1938年,美国喀喇昆仑K2远征队,由Charles Houston领导,沿著阿布鲁齐路线攀登至海拔8000公尺处,因为恶劣天候及补给不足折返。

1939年,美国喀喇昆仑K2远征队,由Fritz Wiessner领导,这次攀登至海拔8370公尺处,以失去四位队员的悲剧结束。(Dudley Wolfe因高山症滞留在7,500米的VII营地,队伍中的尼泊尔协作Pasang Kikuli、Pasang Kitar和Pintso三人前去救援而从此未返)

1953年,美国喀喇昆仑K2远征队,再次由Charles Houston领导,因遭遇雪崩导致Art Gilkey不幸丧生。

1954年,阿迪托·迪塞奥(Ardito Desio)带领一支意大利远征队沿著东南棱阿布鲁齐路线(Abruzzi Spur)向峰顶出发,队中2人里诺·雷斯德里(Lino Lacedelli)和阿奇里·科帕哥诺尼(Achille Compagnoni)在7月31日成功登上峰顶,为人类首次成功登顶K2。

1977年8月8日,日本山岳协会登山队的重広恒夫、中村省尔、高冢武由三人创下日本人初登顶,也是时隔23年后第二次有人类成功登顶K2。翌日其它队员広岛三朗、小野寺正英、山本英夫、巴基斯坦人Ashraf Aman也成功站上顶峰。

1978年9月6日,来自美国的路易·赖卡特(Louis Reichardt)和吉姆·威克怀尔(Jim Wickwire)成功登顶,过程中赖卡特未使用氧气瓶为史上首次。次日两名队友John Roskelley和Rick Ridgeway也成功登顶,这是美国远征队经过1938年、1939年、1953年三次尝试失败后终于成功登顶,并且利用了一段东北棱的新路线。

1979年7月12日,义大利登山家莱茵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偕同德国人Michael Dacher成功登顶、为首次阿尔卑斯式攀登该峰。

1981年8月7日,日本早稻田大学队的大谷映芳偕同巴基斯坦人Nazir Ahmad Sabir开辟了全新的西棱路线登顶成功。

1982年8月14日~15日,日本山岳协会合同登山队首次从乔戈里峰中国境内的北棱成功登顶,包含坂下直枝、柳沢幸弘、吉野寛、秃博信、川村晴一、重野太肝二、高见和成,7名队员全部无恙,但柳沢幸弘不幸于下撤途中滑落遭难。

1983年,4名登山者沿著去年日本队的北棱路线登顶,分别是捷克人Josef Rakoncaj和义大利人Agostino Da Polenza 、Sergio Martini、Fausto De Stefani。

1985年,三支队伍共11名登山者沿著东南棱阿布鲁齐路线(Abruzzi Spur)成功登顶,分别是瑞士人Norbert Joos、Marcel Rüedi、Erhard Loretan、Pierre Morand、Jean Troillet、Stéfane Schaffter,法国人Eric Escoffier、Daniel Lacroix(下撤时失踪),日本人山田昇、吉田宪司、村上和也。

1986年6月23日,波兰女登山家Wanda Rutkiewicz成为史上首位站上K2峰顶的女性,不分性别第40人。当日稍后一对法国夫妻登山家Maurice Barrard与Liliane Barrard登顶后于下撤途中双双遭难。

Wanda Rutkiewicz则于1992年死在干城章嘉峰。

1986年7月5日,捷克人Josef Rakoncaj成为史上第一位两度登上K2峰顶的登山家(两次攀爬不同路线)。

1986年7月8日,波兰登山家捷西·库库奇卡(Jerzy Kukuczka)与Tadeusz Piotrowski两人开辟了从南壁/中央肋登顶的全新路线,这条极端危险的路线被后世称作“波兰线”(Polish Line)。但Piotrowski于下撤过程中坠落身亡。

1986年8月3日,韩国山地联合会的Jang Bong-Wan、Kim Chang-Sun、Chang Byong-Ho三人沿著东南棱阿布鲁齐路线完成韩国人首登。

同日,波兰登山队的Wojciech Wróz、Przemslaw Piasecki、Petr Božik(来自捷克斯洛伐克)三人尝试了从南南西柱(South-Southwest Pillar)登顶的新路线,被后世称作“魔术线”(Magic Line)。但Wróz于下撤过程中坠落身亡。

1986年8月4日,来自英国的Julie Tullis成为史上第三位站上K2峰顶的女性,但不幸于下撤途中遭难。

1990年8月9日,日本横滨山岳协会队的名冢秀二、今村裕隆两人从中国一侧初次攀越北西壁成功登顶。

1992年8月3日,来自法国的Chantal Mauduit成为史上第四位站上K2峰顶的女性,她在下撤途中发生雪盲及衰弱,所幸经由美国登山家Ed Viesturs与Scott Fischer的救援而生还。Chantal Mauduit于1998年攀登道拉吉里峰时丧生。

1995年8月13日,来自英国的艾莉森·哈格里夫斯(Alison Hargreaves)成为史上第五位站上K2峰顶的女性,但不幸于下撤途中被风雪吹落山谷而丧生。

1997年7月28日,日本登山队中有4名来自尼泊尔的雪巴人成功登顶,为史上首次有雪巴人登顶K2。(当次是由田辺治领导的日本山岳会东海支部K2学术登山队,开辟了从西棱切至西壁的新路线,共计11人完成登顶。)

2004年7月26日,来自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埃杜尔纳·帕萨班(Edurne Pasaban)成为史上第六位站上K2峰顶的女性。此后她在2010年5月17日登顶希夏邦马峰,成为第一位登顶全部14座8000米级山峰的女性登山家。

2004年7月27日,西藏登山探险队于当地时间6时50分(北京时间9时50分)成功登顶。这次成功也创造了3人同时登顶13座海拔8000以上高峰的中国登山新记录。成立于1993年的“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也成为世界上首支集体登完13座高峰的登山队。[1]

2006年7月26日,义大利登山家Nives Meroi成为史上第七位站上K2峰顶的女性,日后并在2017年成为第三位登顶全部14座8000米级山峰的女性登山家。。

2006年8月1日,日本东海大学山岳部登山队的23岁女队员小松由佳,沿著南南东棱登顶,成为史上第八位站上K2峰顶的女性,也是日本人、亚洲人女性初登顶。她的队友青木达哉当时21歳为世界最年少登顶者。

2007年7月20日,韩国女登山家吴银善(Eun-Sun OH)成为史上第九位站上K2峰顶的女性,也是韩国人女性初登顶。

2008年8月1日,挪威女登山家Cecilie Skog与韩国女登山家暨攀岩运动员高美英(Mi-Young GO / Mi-Sun GO)成为史上第10、11位站上K2峰顶的女性,她们平安下撤成为2008年乔戈里峰事故中的幸存者,Cecilie Skog失去了她的丈夫Rolf Bae,高美英失去了她的三位韩国队友。翌年高美英登顶南迦帕尔巴特峰后于下撤途中坠落身亡。

2011年8月23日,奥地利女登山家格琳德·卡尔滕布鲁纳(Gerlinde Kaltenbrunner)从北棱路线登顶,为第12位站上K2峰顶的女性,并且也成为第二位登顶全部14座8000米级山峰的女性登山家,她的14座全都是阿尔卑斯式攀登,完全无氧。

2012年7月30日,杨春风与其队友张京川及饶剑峰沿南坡登顶成功。这是首支中国民间登山队登顶成功。

2018年7月22日,波兰人Andrzej Bargiel完成了首次登顶后从山顶滑雪下降回基地营的创举。

2019年7月17日,吕忠翰与张元植成为台湾史上第一队尝试无氧攀登的队伍,由于接近峰顶雪况不佳,最后攀登至海拔8200m,未登顶,同行的K2 Project报导者为台湾作家陈德政。[2]

2021年1月16日,以宁斯·普尔加为首的尼泊尔登山队登顶成功,是人类首次在冬季成功登顶乔戈里峰。[3]

登顶死亡率[编辑]

2022年6月统计数字:自1954年以来成功登顶共计425人,死亡共计92人,总体死亡率21.65%(死亡率=死亡人数/登顶人数),1990年之前的死亡率为41%,1990年以来死亡率为18%。

2008年8月2日,17名登山者从巴基斯坦一侧登顶返回时遭遇雪崩,当中11人遇难,成为乔戈里峰登山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

相关资讯[编辑]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class=notpageimage| 喀喇昆仑山脉主要山峰的位置图

图例:

1:乔戈里峰

2:加舒尔布鲁木I峰 K5

3:布洛阿特峰

4:加舒尔布鲁木II峰 K4

5:加舒尔布鲁木III峰 K3a

6:加舒尔布鲁木IV峰 K3

7:迪斯特吉峰

8:昆扬基什峰

9:玛夏布洛姆峰 K1

10:巴托拉I峰

11:拉卡波希峰

12:巴托拉II峰(英语:Batura II)

13:坎巨提峰

14:萨尔托洛岗日峰 K10

15:巴托拉III峰(英语:Batura III)

16:莎瑟I峰 K22

17:乔戈里萨峰

18:喜士帕尔峰

19:Trivor Sar(英语:Trivor)

20:斯坎格里峰

21:玛莫斯通岗日峰 K35

22:莎瑟II峰

23:莎瑟III峰

24:普马里基什峰

25:帕苏峰

26:雅克辛嘎丹峰

27:特拉木坎力I峰

28:马鲁毕庭峰

29:K12

30:锡亚康戈里峰

31:莫慕希尔峰

32:斯吉尔布鲁木峰

33:哈拉莫什峰

34:根特岗日峰

35:乌尔塔峰

36:里莫I峰

37:舍披岗日峰

38:Yazghil Dome South

39:巴尔托洛岗日峰

40:皇冠山

41:拜塔布拉克峰

42:Yutmaru Sar(英语:Yutmaru Sar)

43:巴尔蒂斯坦峰 K6

44:慕士塔格塔峰

45:迪让峰

46:Apsarasas Kangri I(英语:Apsarasas Kangri)

47:里莫III峰(英语:Rimo I)

48:加舒尔布鲁木V峰(英语:Gasherbrum V)

书籍

List of books about K2(英语:List of books about K2)

电影

终极天险,2000年(为了演员的安全,而选在纽西兰的库克山拍摄)

八千米死亡线K2(英语:K2 (film)), 1991年

Karakoram & Himalayas, 2007年

注释[编辑]

^ 巴尔蒂语:چھوغوری / ཆོ་གྷའོ་རི,罗马化:chhogo ri,意为“大山”;藏语:ཆོ་གོ་རི,威利转写:cho go ri,THL:Chogori,藏语拼音:Qokori。

参考资料[编辑]

^ 中国人首次登顶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 新华社. 2004年7月28日 [2012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13日).

^ 自由时报电子报. 登山》取消攻頂K2「讓大家失望」 呂忠翰、張元植讓台灣看到新高度 - 自由體育.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9-07-21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 Nepali climbers make history with winter summit of K2 mountain. BBC. 2021-01-16 [202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乔戈里峰(分类)

查论编乔戈里峰地形与地标

乔戈里峰

Bottleneck couloir(英语:Bottleneck (K2))

House's Chimney(英语:House's Chimney)

The Black Pyramid

Gilkey Memorial(英语:Gilkey Memorial)

探险历史

1938 American(英语:1938 American Karakoram expedition to K2)

1939 American(英语:1939 American Karakoram expedition to K2)

1953 American(英语:1953 American Karakoram expedition)

1954 Italian(英语:1954 Italian expedition to K2)

controversy(英语:1954 Italian Karakoram expedition controversy)

灾害与伤亡

1986 K2 disaster(英语:1986 K2 disaster)

1995 K2 disaster(英语:1995 K2 disaster)

2008年乔戈里峰事故

List of deaths on K2(英语:List of deaths on eight-thousanders)

媒体文化

乔戈里峰图书列表(英语:List of books about K2)

K2 (board game)(英语:K2 (board game))

K2 (film)(英语:K2 (film))

K2: Siren of the Himalayas

The Summit (2012 film)(英语:The Summit (2012 film))

《终极天险》

查论编8,000米以上山峰列表

珠穆朗玛峰

乔戈里峰

干城章嘉峰

洛子峰

马卡鲁峰

卓奥友峰

道拉吉里峰

马纳斯卢峰

南迦帕尔巴特峰

安纳布尔纳峰

加舒尔布鲁木I峰

布洛阿特峰

加舒尔布鲁木II峰

希夏邦马峰

查论编亚洲最高点(英语:List of highest points of Asian countries)联合国会员国

阿富汗

亚美尼亚

亚塞拜然

巴林(英语:Mountain of Smoke)

孟加拉国

不丹

汶莱

柬埔寨

中华人民共和国

赛普勒斯

东帝汶

埃及

格鲁吉亚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日本

约旦(英语:Jabal Umm ad Dami)

哈萨克斯坦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大韩民国

科威特(英语:Mutla Ridge)

吉尔吉斯斯坦

寮国

黎巴嫩(英语:Qurnat as Sawda')

马来西亚

马尔地夫(英语:Mount Villingili)

蒙古国

缅甸

尼泊尔

阿曼

巴基斯坦

菲律宾

卡塔尔(英语:Qurayn Abu al Bawl)

俄罗斯

沙乌地阿拉伯(英语:Jabal Sawda)

新加坡

斯里兰卡(英语:Pidurutalagala)

叙利亚

塔吉克斯坦

泰国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英语:Aýrybaba)

阿拉伯联合大公国(英语:Jebel Jais)

乌兹别克斯坦

越南

叶门

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阿布哈兹(英语:Dombay-Ulgen)

阿尔察赫(英语:Mount Kirs)

北赛普勒斯

巴勒斯坦(英语:Mount Nabi Yunis)

南奥塞梯

中华民国

属地和其他特殊政区

英属印度洋领地

圣诞岛(英语:Murray Hill, Christmas Island)

科科斯(基林)群岛

香港

澳门

规范控制数据库 国际

FAST

VIAF

WorldCat

各地

西班牙

法国

BnF data

德国

以色列

美国

日本

捷克

韩国

克罗地亚

波兰

其他

IdRef